張海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11年加盟肥西實驗高級中學,一直擔任班主任和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現為高中部政治學科副主任,高二年級政治組長。
工作中一直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己任,刻苦鉆研,銳意創新。先后于2012,2013,2014,2017,2018年被學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門評為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等稱號,在校期間工作突出,成績斐然。
樹立創新教育理念必須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教”始終圍繞“學”來展開,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內在潛力與學習動力,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客體變成積極主動的學習主體,使教育過程真正成為學生自主自覺的學習活動和知識的自我建構過程。他常說:“有很多學生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是遠遠超越老師的,作為老師,應該鼓勵學生超越老師,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加優秀!
只有心靈的溝通,情感的交融,才能達到教育的真諦。愛心可彌補家庭和社會教育的不足,使教師的影響長久地保存在學生的內心深處。不論在生活還是在學習上,他都做到言行一致、嚴格要求。尊重和信任學生,了解學生的個性、個體差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關愛每一個學生。教師的愛與眾不同,它是嚴與愛的有機結合,是理智與熱情的巧妙結合。
終身學習是提高教師素質的必經之路。隨著改革春風的吹拂,他深刻地認識到: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缸水”,只有努力學習,不斷更新知識,提高自身素質,才能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因此,他注意加強學習,學習專業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爭取做到“術業有專攻”;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學方法,助攻自己的業務水平。
他經常教育學生,高中階段,要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獨立解決問題。希望學生們努力去做嚴謹的人、做嚴謹的學問。在他的影響下,每個學生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生長。作為老師,張老師經常思考,我們能給予他們什么呢?也許在某個階段、某個時刻,學生最需要的,是來自老師的一句肯定、一聲鼓勵、一點信任、一些引導。所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我及格了嗎?作為老師,他常常這樣問自己。
|